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.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: ⑴1894年11月,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。 ⑵1895年,孙中山联络陆皓东发动广州起义,结果失败,孙中山断发改装,流亡海外。 2、中国同盟会:1905年8月;日本东京 (1)政治纲领: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(民族主义:推翻清朝统治,废除君主专制),创立民国(民权主义:建立民主共和国),平均地权(民生主义:改革土地制度) (2)机关刊物:《民报》 (3)性质:第一个全国规模的、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。 (4)意义:它的成立,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,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3、三民主义 ⑴创立者:孙中山 ⑵三民主义内容:民族(前提)、民权(核心)、民生(发展) ⑶意义: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、革命志士的奋斗 1、萍浏澧起义:刘道一、蔡绍南;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。 2、安庆起义时间:徐锡麟,秋瑾 3、广西起义:孙中山、黄兴; 4、黄花岗起义:1911年4月,孙中山、黄兴、赵声。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”。意义:起义虽失败,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,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。 二、武昌起义: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的意义: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,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,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;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,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。 三、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? ①终结封建帝制②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制③引发社会生活巨变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、中华民国的建立:1912年1月1日 措施:改用公历;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;成立临时参议院。 中华民国纪年法:1911年+民国?年=公元?年 2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: ①1912年2月12日,宣统帝下诏退位,标志着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。 ②2月13日,孙中山辞职。 ③2月15日,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。 ④3月,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。 ⑤4月,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。 3、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1912年3月11日 (1)内容: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;国民不分种族、阶级、宗教信仰,一律平等;国民有人身、选举等自由和权力;参议院行使立法权,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,司法独立。 (2)意义: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。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,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。 4、如何评价辛亥革命? 成功: (1)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,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,创立了中华民国。 (2)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。 失败: (1)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; (2)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,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。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、二次革命:孙中山、黄兴 1、导火索:宋教仁遇刺案。 2、结果: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,(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)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,孙中山、黄兴流亡日本。 二、袁世凯复辟帝制(7项准备工作) 失败原因: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;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;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;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。 三、护国战争: 爆发:孙中山发表《讨袁宣言》号召维护共和制度。1915年底,蔡锷、李烈钧、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,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,护国战争爆发。 结果:1916年3月,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,6月在绝望中死去。护国战争结束。 四、军阀割据 局面: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(控制江苏、江西、湖北等省);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(并控制着安徽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等省);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。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,桂系军阀陆荣廷。 对内;实行军事独裁统治;对外:不惜出卖国家利益,依附帝国主义。 危害:大小军阀连年混战,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