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 桃花、杏花、油菜花、樱花……春光无限好,又到花开季。我市各地纷纷开启新一轮以花为主角的各种节会活动。 但在以花为媒、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、构筑“诗和远方”的过程中,又该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,消除审美疲劳,走出“自娱自乐”困境,真正将“风景”变成“钱景”、“颜值”转成“产值”,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增收呢? 近日,记者来到被农业农村部授予“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”的万荣县,围绕“节会经济”调查采访。该县抢抓农文旅融合契机,以花果为“媒”、以节会“圈”粉,不断延伸产业链、玩出新花样的做法,或许能给其他地方打开思路、提供借鉴。 凭啥能办节 ——农业禀赋得天独厚、优势资源汇聚整合、各种配套不断完善,是办节的最大底气 4月3日,万荣县第八届桃花节在汉薛镇南景村开幕,这是该县今年继杏花节之后的第二个花果类节会。 2017年以来,万荣县连年举办杏花节、桃花节、梨花节、樱桃采摘节、三白瓜节、葱王争霸赛等节会活动,初步形成“春能赏花、夏能游玩、秋能品果、四季能采摘”的全域、全季旅游格局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“节会经济”发展之路。 凭啥能办节?万荣县首先仰仗的是丰富的农业资源。
作为农业大县,万荣县目前拥有苹果种植面积35万亩,桃、葡萄、樱桃、梨、冬枣等小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,水果总品种达30余个。近年来,该县又发展新品种水果3万余亩,建成13个特优水果标准化园区,初步打造成“苹果冬枣红提,草莓樱桃酥梨,蜜桃红柿三白瓜,四季鲜果不断茬”的“北方水果公园”。 另外,万荣县近年来还累计获得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”“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”“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”“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”等十余个含金量十足的“国字号”品牌,这些都有效提升了万荣现代农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。 万荣县还对农业资源进行筛选、分类、优化、组合,集中力量从点上突破,为节庆活动提供更多成熟载体。 该县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牵引,用足用活“国字号”农业品牌政策,深入优化农文旅融合格局,打造了3个水果主题公园和10个精品水果示范园区,将景区化理念植入现代农业生产中,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,搭建观景台、设置观光长廊、建设农耕体验区、完善旅游路线标识,不断充实农业主题公园和示范园区的文旅特性,让其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的核心节点。 基础设施、服务能力配套,是万荣县办节底气的最后一张拼图。 节会,特别是花果类节会,如果没有各产业、各业态的互动和融合,“花果资源”就变不成“花果产业”,“节会经济”也就变不成现实效益。为此,万荣县依托主题公园和示范园区,植入旅游元素、融入特色文化,不断完善游乐设施、交通食宿、游客服务等相关配套。同时,又通过招商引资,在乡镇建起一批较高规格的餐饮、住宿服务实体,为游客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。比如在皇甫乡,就接连落户了“袁山源水”康养中心和古月吾乡康养基地两个项目,与在该乡举办的杏花节实现有机互动。
点上下足功夫后,万荣县又在连通各个景区和农业示范园的道路上做起了文章。 近年来,万荣县先后沿菏宝高速山西段、209国道、运稷路、李后路打造了4条旅游通道,大力发展观光农业、生态农业、智慧农业等新业态,让田园变景点、农村变景区,实现了四通八达、处处皆景。另外,该县还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(万荣段)为纽带,串联沿途生态资源、农业资源、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,在公路沿线配套建设停车场、驿站、景点导引标识牌、观景平台、步行栈道等设施。如今,游客驱车沿路畅游,一花一木、一砖一瓦,处处可见自然的灵动和历史的积淀…… 如何办好节 ——紧扣造节、引流、变现三大环节,因地制宜用好优势资源,聚焦延链、补链发展“节会产业” 从营销角度而言,办好节会,做大“节会经济”,无外乎3个环节:造节,引流,变现。 3月看杏花,4月赏桃花、梨花,5月樱桃采摘,7月看荷花,8月三白瓜节,10月苹果采摘,12月葱王争霸赛……自2017年以来,万荣县的各类农业类节会连续8年不断档,时间跨度几乎覆盖全年。虽然内容还在继续优化,但各个节会的基本框架和内涵已经基本成型。 ——造节,关键在于聚人气。 和互联网经济一样,文旅行业同样信奉“流量为王”的原则。一切营销手段,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户。 连续举办8年桃花节的汉薛镇南景村,是万荣县“节会经济”的先行者和受益者。该村引流、“吸粉”的关键,就是丰富多彩的活动。 桃花节期间,文艺表演、摄影展、插花秀、视频赛及“桃花仙子”游桃园、“打卡桃园”亲子游等多种精彩活动轮番上演,吸引了数万人前去游玩。最热闹的一年,人数达到十几万。其中,还有不少是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。 在万荣通化镇举办的樱桃采摘节,除了短视频大赛、摄影大赛、器乐大赛、“乐善万荣妈妈团”表演、电音啤酒节及户外露营等活动,组织方还特别推出了主打参与感的亲子游。该镇在小水果主题公园专门开辟了儿童游玩区和特色美食区,通过亲子游和美食烧烤等方式,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与体验感。 ——造节,更要重视招财气。 每年樱桃采摘节期间,通化牛肉粉皮、泡泡油糕、煎馍、饸饹等万荣名小吃及其他农产品都会迎来销售高峰期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每年为期10天的樱桃采摘节期间,通化镇可以实现综合收入500万元以上。 除了农民和企业增收,举办节会还会助推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,促进地方产业的完善与升级。 连年举办桃花节的汉薛镇,2021年被省商务厅确定为“全省农村电商强镇”,总投资3338万元的乡村e镇项目就落户在该镇。项目运营以来,共新增市场主体40家,其中电商企业26家,帮助1100余人实现就业,网络销售额1.5亿元,举办直播带货活动26场,累计帮助农户销售苹果、桃和其他农产品25余万公斤。 无独有偶,连年举办梨花节的万泉乡,吸引了梨果冷藏和深加工项目落地;三白瓜节上,总投资4600万元的绿萌家庭农场项目成功签约…… 以节庆活动为载体,万荣县实现了特色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,走出一条种植采摘、休闲观光、文化交流、产业服务、招商引资融合发展的新路子。这种以节为媒、以节会友、以节招商、以节促农的生动实践,让“节会经济”在后土大地迅速升温,结出累累硕果。 怎样持续火 ——突显特色体验、关联重点产业、精准对接需求、激发群众热情,从“一阵火”走向“一直火” 举办节会,一阵火容易,一直火很难。 如何让桃花节、杏花节等节庆活动,因花而起,又不就花说花?如何让“过客”成为“留客”,甚至是“回头客”?如何给游客、村民、企业甚至当地产业留下更有价值的东西? 调查中,记者发现,万荣县在发展“节会经济”中,重点通过4个方面来消除游客审美疲劳,构筑“市场壁垒”,避免同质化竞争,提高核心竞争力。 ——突显特色体验,让节会活动“一枝独秀”。 如今,文艺表演、短视频比赛甚至灯光秀、现场秀、沉浸式表演等渐渐成了节庆活动的标配,要办出特色,实施差异化竞争,就需要充分借力本地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或非遗产品,展示本地的独特形象。 从第一届桃花节开始,南景花鼓表演便成了一大特色,年年受到游客的热捧。为了将这一传统文化技艺发扬广大,更好适合节庆活动的需求,南景村在村小学开设了花鼓课程,目前全村会打花鼓的孩子已有200多人。 ——关联重点产业,让节会活动“活水不断”。 一些地方举办节会,刚开始时很热闹,但游客尝鲜之后很快便断崖式冷却,节会最终成了举办方的“自娱自乐”。 要让节会持续红火,万荣的经验之一就是要与优势产业紧密连接。因为优势产业从业人数多、发展基础较好,围绕优势产业举办的节会活动,天然就具有群众关注度高、参与热情高、影响力大的优势,更容易实现县域经济增长、特色产业发展、参与百姓增收的多赢结果。 ——激发群众热情,让节会活动“良性循环”。 办不办节,选哪些项目办节,节庆活动内容如何设置……万荣县全程重视听取群众、游客和企业的意见。 在举办葱王争霸赛时,组织方就针对各村种葱能手及现场游客,设置了出葱、吃葱、断葱、剥葱等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比赛,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,让广大群众、企业切实享受到节会活动带来的人气、消费、市场、渠道的红利,塑造全域全民办节、过节、盼节的良性发展格局。 ——精准对接需求,让节会活动“按需供给”。 本质上讲,节庆活动就是一种文旅产品和服务:为游客带来良好体验,为当地群众和企业提供增收机会,推动相关产业更好发展…… 为此,万荣县在办节时,紧紧围绕当地群众、企业和游客的需求设置活动主题、组织节会活动、创新消费场景,让旅游消费的潜力充分释放。同时,通过年年办节,以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,推动关联产业发展。 如今,全国文旅行业“卷”声一片,消费者对节庆活动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,要打动消费者,传统节庆必须与商业消费、文化旅游、非遗年俗等互融互动,提供更有仪式感的消费体验。通化镇将“三王”文化与樱桃采摘节有机融合,打造了以唐诗、唐风、唐韵为主元素的唐文化体验园,推出了《千古三王》情景剧,通过对弈、投壶、抚琴、品茗等沉浸式文化体验,将赏花与当地历史文化、民风民俗深度融合,让赏花旅游成为同步体验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“沉浸式”旅游。 眼下,河东大地鲜花盛开,各种节庆活动层出不穷。一场场节庆活动过后,又能留下什么—— 是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,对节庆品牌的美誉度?还是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,添柴加火的产业升级? 围绕“节会经济”,以万荣县为代表的各(县、市)不断丰富文旅业态、拉长产业链条,作出了大量创新和探索。但与其他“节会经济”发达的城市相比,更高质量地实现“以节兴业、以节强企、以节旺旅、以节富农”目标,在“群芳争艳”中争取“一枝独秀”,我们依然任重道远。
声明:版权归原创所有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