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VIP尊享专业服务
查看: 85|回复: 0

专访刘兆彬:“隐藏款新特产”背后是科技创新

[复制链接]

2180

主题

0

回帖

6939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6939
发表于 2024-9-15 00:0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“隐藏款新特产”带来了惊喜,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。
全国各地应该如何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和产业特点,打造更多的令人惊喜的“新”土特产?如何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对接,以农业科技创新打造绿色优质产品链条?如何将土特产做成大文章,以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?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采访了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、原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、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兆彬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您认为在土特产创新上,要如何借助科技赋能,把土特产从产品变成商品?
刘兆彬:“隐藏款新特产”之所以大量涌现,背后是我们国家开始重视品种的培育。利用科技赋能,进行种业攻关,实现了源头国产化。例如我国是最大的鸭养殖国,也是鸭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。种鸭繁殖是鸭产品产业链中盈利水平最高的环节之一,也是决定鸭产品质量和市场的核心环节。但是,我国核心育种和种鸭繁育技术过去由国外企业掌控。2017年,首农食品集团全资收购了英国樱桃谷农场公司100%股权,并掌握其全部种源和育种技术,让前身为“北京鸭”的英国“樱桃谷鸭”重回中国。还有近年脱颖而出的崇明岛大米,在国际市场能和日本稻米一起竞争,也是因为当地大力自主研发,推动绿色稻米产业升级,做到了供不应求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近年来,鱼子酱、对虾、鹅肝……这些过去寻常百姓可能“吃不上”的高端农产品国产化后,成为我们“吃得起”的新特产,您对此怎么看?
刘兆彬:我国地域辽阔,气候多样,孕育了大批乡村土特产,其中一些产业链完整、品牌影响力较大。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,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。如东北五常大米、上海崇明岛藏红花、山西忻州黄酒等,这些特产成就一个产业、富裕一方百姓的案例启示我们,因地制宜,突出地域特点,体现当地风情,在产业发展上深耕“差异化”“特色化”,就能塑造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。过去,我们觉得这些农产品是土特产,但是现在这些其实已经都是名特产,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贡献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从树品牌的角度看,目前已经脱颖而出的新土特产如何让“网红”变成“长红”,真正实现特而优、特而美、特而强?
刘兆彬:“土特产”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称得上的,就像贵州茅台、西湖龙井,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地理标志产品。地理标志产品,产自特定地域并以该地域名称冠名,对产地、品质有特定要求,附带更高的经济效益。近年来,我国健全涉外地理标志保护机制,积极落实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等,推动中欧、中法、中泰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,地理标志国际合作不断深化。其中,中欧双方已完成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第二批350个产品清单公示。目前,农产品有了地理标志,可以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,培育更多的“国货潮牌”,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。
对于已经有品牌的产品来说,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。通过做好商标工作,增强品牌竞争力。对于没有品牌的农产品来说,在移植国外产品的时候,要注意不能侵权,必须要有知识产权意识,有民族品牌发展观。乡村全面振兴要看产业振兴,产业振兴就要看产品和服务,而产品就是要靠品牌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,我们现在要追求名特产发展,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采访中我们发现,经营土特产的乡镇上的“链主”企业多数是家族式民营企业,许多土特产即使从原料加工成初级产品,也是停留在“贴牌”阶段,无法形成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品牌。您认为应该如何帮助这些企业打破瓶颈?
刘兆彬: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,从种植养殖到收获,其实是一个漫长的产业链,涉及加工、存储、物流运输、商业销售等多个环节,单纯依靠当地乡镇企业不现实,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。
一是更新观念。农业高质量发展不能再是以前家庭作坊发展,要有工业化思维,走合作发展。
二是引进人才。乡村全面振兴还得靠青年人,而且要靠有知识的青年人,懂管理、懂经营、懂市场、懂技术、懂营销、懂法律,现在有很多“新农人”,就是一批有志青年回到乡村,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这样才能培育优良品种,搞产业,搞营销。
三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多向农业领域倾斜。农产品生产周期长,投资回报周期也长,但是利润又不高,很多需要政府政策补贴,从事农产品的很多都是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,他们存在资金获取困难的情况。
四是技术创新。曾经有一个阶段我们国家农产品的种业40%左右是被国外企业垄断,只有掌握核心技术,我们才会有更多话语权。
五是市场营销。现在经营土特产多是乡镇企业,很多不善于做品牌,而且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直播带货,所以要有专业的人去帮助这些企业去做专业的事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近年来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对中国优良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大,中国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升级。许多特色农产品也“组团”走出国门,在国外热销。您对中国农产品出海有哪些观察和思考?
刘兆彬:中国农产品出海是个大趋势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,无论是成名土特产还是隐藏款新特产,我们要走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,这些优质产品就一定要走向世界。但是在出海过程中,首先要有法治观念,要了解当地法规和标准,甚至还要研究当地宗教和风土人情。其次还是要严守质量体系,坦率地讲,国际市场价格竞争是永恒的主题,只有好的质量才能有竞争力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中关村在线|IT之家|太平洋手机|移动|华为官网|vivo手机|华军软件园|手机版|苏四哥综合网 ( 桂ICP备2022004686号|桂ICP备2022004686号 )

GMT+8, 2024-11-16 05:59 , Processed in 0.21873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