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孩子的问题,很多家长都不会先去沟通,经常把手机丢给孩子之后就可以解放自己的时间。要知道,陪伴孩子是家长的基本,现在家长都给孩子过早的购买手机,让很多孩子都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面。 虽然青少年可以适当的使用的手机,但是家长在他们玩手机的时候要关注内容是否正确,尽量多学习对孩子有益的知识,才能避免出现玩手机上瘾的情况。 青少年玩手机上瘾的后果很严重,想要毁掉一个孩子,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! 青少年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,他们千万不能碰的东西之一,就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,而手机里面,藏着太多能短期获得快感的东西了:游戏、短视频、社交网络……这些东西,能让心智本来就不成熟的孩子,快速获得兴奋体验,自然就很容易沉迷上瘾,无法自拔。 1、厌学情绪突出:沉迷于手机中的虚拟世界,不愿上学,不愿做功课。 2、滋生孤独感和自卑感:很多孩子一心扑在手机上,寸步不离,关注手机上的东西,不愿跟家人、同学交流,不利于感情的交流;接触到距离自己遥远的东西,更容易滋生自卑感。 3、睡眠不足:晚上不睡觉,抱着手机玩到凌晨一两点,造成睡眠不足,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安排。 4、焦虑情绪:孩子因为长时间玩手机,情绪问题也会突出,被别人打断玩游戏时候更显得焦虑不安,被阻止时候心情沮丧,跟父母吼叫发脾气。手机成瘾的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风险要比一般孩子高。 5、更容易冲动、控制力差:手机成瘾会更容易伴随冲动情绪、行为,控制力也会降低,不利于孩子学习、生活中对自己的规则意识的约束。 想要解决青少年玩手机上瘾问题,只有父母到位手机才能退位。 1、用身教给孩子做榜样 之前看过一则视频,一个孩子声泪俱下地吐槽爸爸:“全家就你不学习,还玩手机,天天你都让我们学习,就你没学习,你还老玩你手机上的游戏……” 多少父母和这位爸爸一样,一边自己抱着手机刷抖音,玩游戏,一边却严令禁止孩子玩手机。一边抵制孩子玩手机,一边又把玩手机作为孩子表现好时的奖励。 这种明显的双标行为,自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。古语有言:“身行一例,胜似千言”。教育孩子亦是如此,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。归根结底,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,好的父母,一定先审视自己。当我们放下了手机,孩子才能慢慢放下手机。 2、丰富孩子的现实世界 听过一个故事,一位爸爸发现儿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后,他没有大发雷霆,而是带着儿子一起去打乒乓球。父子之间经常比赛,为了赢爸爸,儿子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练习,也渐渐对手机游戏没有了那么大的兴趣。 当孩子从现实世界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时,对虚拟世界中的快乐自然也就不那么依赖了。假期里,父母可以多抽出时间带孩子走出家门,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:郊游,散步,运动……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,还可以防止孩子因为无聊而玩手机。 孩子天生都是爱玩的,只是太多时候,小小的手机霸占了孩子本该有的玩耍和游戏。当父母把业余时间安排得丰富多彩,孩子在真实世界里得到了快乐,他们又怎会沉迷在冰冷冷的东西里。 3、防止沉迷手机,规矩要立好 我们常说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与其等到孩子沉迷上瘾,再采用暴力的方式去禁止,不如趁早和孩子约法三章。规定好玩手机的时间和内容,一旦违规,必须要有惩罚措施。 之前,看过一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。她规定孩子每玩一小时手机,就要练一小时字。孩子为了多玩会儿手机就同意了,但时间长了,发现有点吃不消。无论他怎么耍赖想偷懒练字,这位妈妈都不同意。久而久之,孩子也自觉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。 约法三章的目的,其实是把选择权和对后果的知情权还给孩子,让他们明白自己破坏了规矩就要承担代价。比起单纯的命令孩子,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对他们的爱,信任与尊重的基础上的。任何人包括孩子,当他们感到自己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尊重时,其实都会自觉地去遵守规矩。 最后,手机不是洪水猛兽,现在这个社会,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也不现实。父母能做的就是用爱与陪伴,带着孩子见识真实世界的美好与精彩。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与陪伴,他们的内心足够丰盈,孩子自然会把目光从那小小的屏幕中挪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