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“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,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!” 这句话,小时候读过背过。 后来,让学生读过背过。 可是,时代变了,生活条件变好了,普遍感受到“温室弱苗”多起来了。 其实,孩子的成长道路上,并非一帆风顺。 教育时,让孩子受点挫折,并不是坏事。 二问题早发现不是坏事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、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。 有些父母害怕孩子犯错误,一听到老师反映孩子犯错,就会焦急。 其实,错误也要理性对待,大部分错误要么是操作不熟练,要么是好奇心重,要么是注意力不集中,并非有意为之。 吃一堑长一智,当问题出现时,正是他们不断纠正和不断学习的好时机。 因此,高明的父母或老师会把孩子的犯错当作教育的契机,越早发现越好。 比如,孩子在考试中失利,这时候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安慰或者责怪,而不让孩子自己去反思问题所在,那么下次他们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。 但如果引导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,是学习方法不当,还是知识掌握不牢? 让他们从挫折中吸取教训,下次就能做得更好。 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明白,失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。 三遇到困难父母别急着帮忙解决。 如今的很多父母,看到孩子遇到一点困难抹眼泪就心疼不已,立刻伸出援手。 殊不知,这样做反而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。 孩子只有在自己面对困难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、勇敢坚毅的品质。 当孩子在搭积木时总是倒塌,父母不要急于帮忙搭建,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为什么会倒塌,怎样才能搭得更稳。 当孩子与同学的交往出现了问题,父母不要急于出面,帮双方打圆场,而是引导找出问题的症结,鼓励他们自己修补交往中出现的漏洞。 父母缓一缓,把困难当作是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,试着让孩子自己来。 这样,孩子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,不仅提高了面对挫折的能力,还培养了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 四要直面问题,而不是避开。 生活中,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事物,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。 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,将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。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,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勇敢地直面问题。 比如,当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时,不要让他们一味地逃避或者依赖大人来解决,而是要鼓励他们自己去沟通、去化解矛盾。 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,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。 五还有些孩子和父母,只愿听“好话”,不愿听”坏话”。 这也是属于不敢直面问题。 其实,别人说的有关孩子的“坏话”,更有价值,更应该引起警醒。 因为别人不是父母的角色,看您孩子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。 比如,老师向父母反映孩子的问题,这几天经常捉弄同学,有些调皮。 有些父母可能不喜欢听,一句话怼:不会呀,我孩子在家里挺乖的。 这样一来,下次可能会没人提醒了,问题得不到解决,甚至会严重起来。 因此,不仅父母要乐于接受别人对孩子的评价,认真反思,也要教育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,勇于改正。 六受挫折不是“没苦硬吃”。 我们不能像电影《抓娃娃》那样故意给孩子制造苦难,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,让孩子自然地经历一些挫折。 同时,父母也要在孩子受挫时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。 当孩子经历失败感到沮丧时,一个温暖的拥抱、一句鼓励的话,都能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。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,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,父母是安全的港湾,会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。 七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,挫折是旅途中必经的风景。 我们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就不让他们经历挫折,也不能让他们在挫折中失去信心和勇气。 我们不能为他们遮挡所有的风雨,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在风雨中前行。 让孩子受点挫折,他们才能长出坚韧的翅膀,在未来的天空中自由翱翔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