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夏朝:约公元前2070-前1600年,出现了公共权力,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国家政权。 二、商朝:约公元前1600-前1046年 1、主要的政治制度:内服与外服制。 2、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。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,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,有很大的自主权,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。 3、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。 三、西周:约公元前1046-前771年 都镐京 1、分封制 ⑴目的:巩固国家政权 ⑵概念: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,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,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,广建封国,叫做诸侯国。 ⑶对象:亲族、功臣、姻亲、殷商降族 ⑷作用:扩大了西周的势力,周王成为天下共主,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。 ⑸等级2、宗法制 目的: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,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、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: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:嫡长子继承制。 内容:大、小宗体系。在宗法制度下,由嫡长子传宗继统,称为大宗;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弟为小宗。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。 实质:不仅是家族等级制度,也是政治隶属关系。 作用:有利于凝聚宗族、防止内战、强化王权、把“国”与“家”密切的联系在一起。 3、礼乐制度: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。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、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春秋时期(前770-前476年):分封制、宗法制破坏;兼并、争霸战争频繁。 战国时期(前475-前221年):兼并战争激烈;各国变法(秦国商鞅变法)。 二、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1.原因 (1)经济基础:封建经济的分散性,要求有÷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、社会安定,保证生产发展。 (2)政治基础: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。 (3)思想基础:法家提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主张。 2、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特征:权力的高度集中 表现:皇权至上、皇位继承制 措施:(1)确立皇帝制度 (2)设三公九卿 三公是丞相、御使大夫、太尉(职能?) (3)地方:废分封,置郡县 (4)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和考查官吏的制度 (5)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;(6)修筑长城;统一度量衡、货币、文字。序列:“周王—诸侯—卿、大夫—士 影响: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,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,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,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