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VIP尊享专业服务
查看: 140|回复: 0

[历史]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、社会生活与教育事业文化的发展

[复制链接]

927

主题

1

回帖

2829

积分

金牌会员

积分
2829
发表于 2024-8-22 10:58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
一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
阶段
时 间
原 因
特 点
产生
19世纪六七十年代
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
1.总体比较落后,资金少、规模小、技术差;
2.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,重工业基础薄弱;
3.地区分布不平衡,主要集中在上海、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
初步
发展
甲午中日战争后
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、开采矿山的刺激;②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,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“实业救国”的道路。
“短暂的春天”
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
①辛亥革命后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;
②“一战”期间,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,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。
再度
受挫
第一次世界大战后
①“一战”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;
②国民党统治时期,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。
著名
企业家
张謇(状元实业家,大生纱厂);荣宗敬和荣德生——荣氏兄弟(纺织业和面粉业);卢作孚;侯德榜(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)
二、社会生活的变化
1.近代交通事业:19世纪 70年代以后,西方发明的 火车、轮船、电车、汽车、飞机等传入中国。
作用:方便了人们的出行,促进了商品的流通,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2.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
①辛亥革命后,剪辫、易服、禁缠足、改礼节、改称呼,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;
②人们的饮食、服饰、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,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。
3.特点: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;总体上看,呈现出新旧并呈、多元发展的特征。
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
一、新式教育的发展
1.创办新式学校:洋务运动时期,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、福州船政学堂。甲午战争后,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。百日维新期间,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(北京大学前身)。
2.废除科举制:1902年清政府废除八股文,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。
3.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,颁布各级学堂章程,统一全国学制。
二、近代新闻业的发展
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《申报》,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。天津的《大公报》、上海的《新闻报》和延安的《解放日报》,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。上海的《东方杂志》、陈独秀创办的《新青年》和邹韬奋主办的《生活》周刊,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。
三、近代出版业的发展
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,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。中华书局、开明书店、生活书店等,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。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,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。
四、文学艺术的成就
类别
人物
代表作品
文学
鲁迅
白话小说《狂人日记》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;《阿 Q正传》 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。
郭沫若的《女神》,茅盾的《子夜》,曹禺的《雷雨》,巴金的《家》,老舍的《骆驼祥子》赵树理《小二黑结婚》《李有才板话》,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,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
绘画
齐白石
擅绘花鸟草虫,画法上工笔、写意兼长,造诣颇深
徐悲鸿
《田横五百士》;《愚公移山》
音乐
聂耳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(田汉作词,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);《毕业歌》
冼星海
《黄河大合唱》
歌剧
《白毛女》
电影
《定军山》(1905年,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)
《歌女红牡丹》( 1931年,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)
赵丹、周璇
《十字街头》《马路天使》《渔光曲》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中关村在线|IT之家|太平洋手机|移动|华为官网|vivo手机|华军软件园|手机版|苏四哥综合网 ( 桂ICP备2022004686号|桂ICP备2022004686号 )

GMT+8, 2024-12-22 19:30 , Processed in 0.233482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